详细内容
后期维护与迭代
维保协议
明确供应商的售后支持范围(如 7×24 小时技术响应、定期系统巡检),以及故障处理时效(如硬件故障 4 小时内上门)。
确认系统升级权限(如是否支持免费小版本更新,大版本升级费用)。
持续优化
上线后定期分析系统数据(如呼损率、平均通话时长),结合业务变化调整 IVR 流程、坐席技能组配置,提升运营效率。
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把控,可确保呼叫中心从安装阶段就具备稳定性、合规性和可扩展性,为后续运营奠定基础。
数据存储加密
静态数据加密:对数据库中的客户信息(姓名、电话、地址等)采用AES-256 加密算法加密存储,密钥单独管理(如使用密钥管理系统 KMS),防止数据库被非法访问后数据泄露。
录音文件保护:通话录音需加密存储(如采用私有加密格式),且关联客户 ID 而非直接包含敏感信息,访问时需通过权限验证 + 解密授权。
存储介质安全:本地服务器硬盘启用全盘加密(FDE),云存储选择支持加密的服务商(如 AWS S3 加密、阿里云 OSS 加密),避免物理设备丢失导致数据泄露。
数据采集环节
明确采集范围:仅收集业务必需的客户信息(如电销场景需手机号,客服场景需订单号),避免过度采集(如无关的身份证号、住址)。
采集授权:外呼时需明确告知客户 “通话可能被录音用于服务质量提升”,录音存储需获得客户隐性或显性授权(如 IVR 语音提示 “继续通话即视为同意录音”)。
数据存储与备份
分级存储:敏感数据(如客户身份证号)与非敏感数据(如通话时长)分开存储,敏感数据采用更高等级加密(如加密算法升级、定期更换密钥)。
备份策略:实行 “321 备份原则”(3 份数据副本、2 种存储介质、1 份异地备份),备份数据需加密且定期演练恢复流程(如每月测试一次数据还原),防止硬件故障或灾难导致数据丢失。